[置頂] 德國相簿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0716 Hello, Mr. principle Hello, my boss




0716星期五,我一直以為今天不用上班可以直接去海德拉巴遊樂,還沒設鬧鐘就上床睡覺,甚至還一大早去了商店買一些洗衣粉、潤髮乳之類的東西,哩哩摳摳大買了五百盧比。沒想到一陣敲門聲響起,打開門居然在客廳看到校長先生,愛那跟我說:要出門了。我還傻傻得跑去他房間問他:要去哪裡?學校嗎?然後他一臉好笑的看著我反問:當然,你沒有要去嗎?

Damn這是我第一次沒有備課就要去上課,路上非常的忐忑不安。不過好像有句話說:臨陣磨槍不什麼也光的。十年級和九年級的課都安然過關,我甚至發現一堂課不要上太多進度他們好像比較跟得上我的速度,上課氣氛很好。但是八年級真的很吵,我差點爆走……不過終於可以去市區,離開這個有如養老園區的地方了。我們從Singapore township一路迷迷糊糊的坐公車到Koti然後又迷迷糊糊的轉公車到Banjara hillsDr. Reddy’s Foundation負責人,也就是我們老闆家。

我才發現:愛那前三個星期都住在老闆家簡直就是好狗命,那裡就像是天堂一樣,有熱水、有僕人、有司機、有電視、有網路(還是iMac),老闆人很好會一直很親切的和我們聊天,他兒子在電影產業工作,一聽到我來自台灣就問我有沒有看過《悲情城市》,甚至他們兩個親自送我們去參加party

我的第一個trainee partyAmeerpet的一間trainee flat,我們到的時候已經開始很久了,各式各樣的酒類,世界各國的人,大約有三十個以上的人在裡面喝酒聊天,我很努力的轉成社交模式,不過真得很有趣,可以和很多不同國家的人聊天,也認識很多不錯的人。

跟許多外國人聊天讓我對印度的exchange有了新的感想,我覺得要來印度就一定要選商管、科技或教育(像我這樣),因為他們的志工專案真的太容易出包了,像我原本要選擇的project conserve最後聽說很失敗,intern幾乎都沒有工作,就算去NGO的辦公室也沒有什麼工作做,但是我目前聽到商管和教育的工作內容都很不賴,總之都是有意義的工作。每個人都跟我說還好你當初沒有選擇志工。另外一個專案有關愛滋議題叫做Genesis,我還在觀察他的好壞,總之是一個有二十個intern不過目前還沒有工作好做的專案,說實在話真是不太樂觀。

我開始慢慢能理解印度人做reception的邏輯了,可能因為我也是個AIESECer,也面臨過外國人接待工作的困難吧!他們的邏輯就是把人接來以後,送你去一棟基本生活機能都有的公寓(熱水、網路、附近是否有夜店這些都不算基本生活機能)就算大功告成,其他像是因為海德拉巴分會拖時間所以沒有工作、和AIESEC沒什麼互動、沒有人幫忙處理公寓的問題,我覺得都是因為他們分會內的工作太忙,很容易不小心就疏忽掉,這樣的情形台灣也是不斷上演阿。只不過在加上印度人天性的脫線,以及他們一個分會負責的外國人人數幾乎都幾十到上百,才演變成現在大家口中印度接待很差勁的狀況。我覺得台灣的AIESEC與其要批評印度的接待,還不如先把自己的鬍子給刮乾淨,總之,有種半斤笑八兩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