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德國相簿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噓!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教堂







最後,終於終於,排了一個半小時的隊,又在博物館內部逛了快要四個小時後,終於來到梵蒂岡博物館的最後一站─ 西斯汀教堂 (Sistine Chapel)

西斯汀教堂的入口 to Cappella Sistina


真的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西斯汀教堂實在太大名鼎鼎了,再加上大家在博物館前前後後實在走的太久太累了,在前往西斯汀教堂的路上,充滿了各種紀念品店還有咖啡廳,網路上說,那個咖啡廳賣的咖啡其實非常棒,但我真的懷疑那是因為該名遊客已經三四個小時沒有咖啡喝也沒有休息了,終於坐下來喝杯咖啡,應該誰都會覺得好喝吧

不過不能把人心想的這麼險惡,說不定那間咖啡廳真的臥虎藏龍,畢竟他們很有可能是直接服務於教宗的咖啡廳啊!(頓時感覺他們頭上出現了天使的光圈)

西斯汀教堂為什麼這麼有名呢?

因為它的天花板還有主要的壁畫 (主祭壇後方)是文藝復興巨星米開朗基羅畫的

據說當初米開朗基羅被邀請來畫畫,他還先拒絕,因為他覺得自己只是一個雕刻家不是畫家,最後談成的條件就是:好,我來畫,但是畫什麼由我來決定!

而米開朗基羅一開始就有很偉大的計畫,於是他畫了《創世紀》,從神分開黑夜與白晝開始,最有名的就是天花板正中間那幅神創造了亞當並給予他生命的那幅畫,就是兩隻手指頭對指

source: http://web.ydjh.chc.edu.tw/society/history/historyimage/5.htm


是不是很有名!我就是為了這幅畫才花了這麼大的力氣一路過關斬將來的啊!而且比起放在羅浮宮的《蒙娜麗莎》,西斯汀教堂的這幅《創世紀》更大看得更清楚!

不過不能拍照也不能攝影就是了,真可惜……

很多人想要偷拍,不過教堂內並不大,同時還有至少三到四位警察到處巡邏,被他們看到他們真的會來大聲的喝止你,很嚴格滴

阿湯還是偷拍了《創世紀》,但是壁畫太大天花板太高又不能光明正大拍,所以根本拍不起來,搞得比較像是試膽大會,或是無恥的觀光客硬是要偷拍style


《創世紀》最後終止於諾亞方舟之後諾亞醉酒,據說米開朗基羅是想要表達:即使偉人如諾亞都會有虛弱潦倒的時候

《創世紀》下方畫了好幾位聖賢先哲,因為米開朗基羅可以任意發揮,教廷並沒有指定要他畫誰,所以他就很隨興的選了幾位他喜歡的人物,因此這些人物有天主教歷史上的偉人、哲學家,也有古希臘的人物。

主祭壇後方那幅《最後的審判》壁畫本身非常巨大 (1370 cm × 1200 cm),從地板一路畫到天花板,人物很多很驚人

不過《最後的審判》動筆的時間比《創世紀》又晚了好幾年,那時候教廷開始變得比較嚴謹與保守了,於是米開朗基羅再也不能隨興的愛畫誰就畫誰

《最後的審判》裡面的人物都是聖經出現過的角色,所有人讓耶穌審判,他會決定誰能上天堂誰會下地獄,靠近地版的地方是地獄,右手邊有一個被蛇纏繞還被咬在重要部位的那個可憐老兄,據說就是當時批評米開朗基羅的評論家

所以阿,不要隨便得罪藝術家阿,嘖嘖嘖XDD

很有意思的,是當時米開朗基羅畫的人全部都是裸體的,卻被勒令禁止,於是後人只好在人物的重要部位隨便補幾筆不同顏色的東西,看起來非常像那些有裸女卻被用馬克筆劃掉遮羞的雜誌

不過因為他作畫是先鋪一層濕的混凝土,然後在土未乾之餘上色,因此要除掉那些馬賽克其實也不難,所以後代有慢慢地開始修復,想要回復到一開始米開朗基羅畫出來的樣子

我在網上找到這個網站很棒,可以點擊《創世紀》的任何一個小部分,然後旁邊會有解釋米開朗基羅在畫的是誰?是哪個故事?

就算對聖經故事沒興趣的人,也可以到處點點看,看看米開朗基羅怎麼畫畫的,有多小富含寓意與巧思的小角落一樣很有趣


各個版本的解說都說米開朗基羅其實是被迫接受這兩幅畫作的委託的,因此他在畫中埋藏了很多他自己的反對思想,包括把所有人都畫裸體,包括把他自己畫成聖巴托羅米歐的那副沒有血肉的皮囊,這些都是默默在表達他的北宋

於是,我的米開朗基羅追星之旅就到此告一段落了

大家晚安,再會 (揮手下降) (準備要立刻重看《天使與魔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