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抵達羅馬,說實話第一印象是有點被羅馬的交通嚇了一跳,在經歷過印度的交通後還會被嚇到真的不是我在誇大
羅馬的交通當然沒有印度那麼多車阿牛阿雞阿的在路上跑,簡而言之,就是車子雖少,混亂程度不減,但是速度更快!果然非常刺激驚險,於是我又回到那種『不敢自己過馬路,只好每次都很沒種的跟著義大利阿伯過馬路』的狀態
那些當地人過馬路的方式簡直比印度人還強悍,印度人至少是等馬路上沒車了再過,在羅馬則是理論上所有的車在斑馬線前都要停下來禮讓行人,所以斑馬線很多都沒有配置交通號誌,開車的人到斑馬線前會稍微減速,但是如果他們看到你一臉愛過不過的樣子就壓根不會停,直接大剌剌呼嘯而過~
羅馬小路多,路上Smart也好多! |
所以那些當地人看到沒有交通號誌的斑馬線,基本上強悍到連左看看右看看都不用,根本是閉著眼睛就直接往前走,如果有駕駛反應比較慢,就會看到車子急煞在行人的褲子邊,帶來的風讓路人衣服頭髮迎風飛揚,非常非常有MV效果
除去這些旅程當中的小冒險,羅馬是一個以古蹟聞名的城市,永遠無法預測,當你在路上亂走亂晃的同時,會不會在下一個轉角就看到一處有兩千年歷史的遺跡
第一天決定輕鬆一點,於是只去了萬神殿 (Pantheon) 和許願池 (Fountain of Trevi),這兩個剛好在同一個捷運站附近,說實在話,這次出門我真的沒有怎麼做功課 (光是煩惱在車上要帶什麼便當就夠了,哪有心思做功課XD),Pantheon這個字我還熟沒問題,但是聽到Fontana di Trevi 或是 Fountain of Trevi,我真的是一頭霧水到了極點,傻傻地就跟著人潮走去了
萬神殿歷史悠久,但是他現在真正的名稱其實是聖母與殉道者教堂 (Santa Maria ad Martyres),之所以稱為萬神殿,是因為建造初期,當時羅馬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宗教,於是這個教堂更像是一個宗教會所,甚至鼓勵各種宗教的人通通都到萬神殿來禱告。萬神殿的圓頂非常驚人,是用類似混凝土的材質建造,整個圓頂不但巨大而且沒有用任何柱子來支撐,還是靠圓頂本身的架構撐起來的,真的很難想像兩千年前的人怎麼有辦法蓋出這樣一棟建築
萬神殿據說是屋大維的副手下令建造的,我查資料查了老半天在一大堆屋大維、奧古斯都等人名裡面頭昏眼花,滿腦子只有:這個名字我好像在歷史課本裡面看過,但是歪凹誰記得他是誰…… 結果,偉大的維基百科告訴我們:屋大維和奧古斯都是同一個人,哈雷路亞!
據說圓頂中間的天窗就像是上帝之眼,上帝正在盯著你看喔,不要做壞事喔
萬神殿實在太高太大,用小傻瓜相機根本無法把眼前看到的景象拍出來,只好再次偷吃步上網抓圖片……
![]() |
來源:http://www.trekearth.com/gallery/Europe/Italy/Lazio/Rome/Roma/photo749755.htm
|
羅馬據說夏天溫度非常驚人,所以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噴泉,有的是直接飲水用的 (超方便,都不需要去買水啦啦啦),有的是純降溫,有的則是華麗得嚇死人。
許願池沒有兩千年歷史,是稍微近代一點的巴洛克風格,說到巴洛克就一定是那些精緻華麗到很發瘋的style,於是,許願池果然非常的發瘋,一看到就驚訝到想罵一聲靠 (而且我真的罵了,果然非常沒水準XD)
![]() |
許願池白天看起來非常發瘋,晚上看起來則非常浪漫,完全不愧是巴洛克發瘋噴泉。
在許願池當然要許個願,不過就在我站在水池旁邊時聽到了一則傳說,據說往許願池裡投硬幣,就會再次回到羅馬來
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歪凹,難道不應該是投硬幣後會願望成真嗎?something wrong~
不過維基百科給了更多傳說:『據說如果人們投擲兩枚錢幣在特萊維噴泉的話,將會遇到新的愛情故事;如果投擲三枚錢幣的話,則至少會結婚或離婚。』
不管怎樣,綜合這三個傳說,我都找不到投硬幣的動力,回到羅馬沒問題,但是我真的沒有想要新的戀情或是結婚or離婚 (這兩件事要同時發生需要一點技巧吧),於是我很俗氣摸了摸泉水後,就默默把零錢收起來去吃冰淇淋XD
最後再來一張我最近熱愛的:『手動拼拼樂全景模式』(小瑕疵就當作沒看到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