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德國相簿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羅馬許願池與萬神殿



第一天抵達羅馬,說實話第一印象是有點被羅馬的交通嚇了一跳,在經歷過印度的交通後還會被嚇到真的不是我在誇大

羅馬的交通當然沒有印度那麼多車阿牛阿雞阿的在路上跑,簡而言之,就是車子雖少,混亂程度不減,但是速度更快!果然非常刺激驚險,於是我又回到那種『不敢自己過馬路,只好每次都很沒種的跟著義大利阿伯過馬路』的狀態

那些當地人過馬路的方式簡直比印度人還強悍,印度人至少是等馬路上沒車了再過,在羅馬則是理論上所有的車在斑馬線前都要停下來禮讓行人,所以斑馬線很多都沒有配置交通號誌,開車的人到斑馬線前會稍微減速,但是如果他們看到你一臉愛過不過的樣子就壓根不會停,直接大剌剌呼嘯而過~

羅馬小路多,路上Smart也好多!


所以那些當地人看到沒有交通號誌的斑馬線,基本上強悍到連左看看右看看都不用,根本是閉著眼睛就直接往前走,如果有駕駛反應比較慢,就會看到車子急煞在行人的褲子邊,帶來的風讓路人衣服頭髮迎風飛揚,非常非常有MV效果



除去這些旅程當中的小冒險,羅馬是一個以古蹟聞名的城市,永遠無法預測,當你在路上亂走亂晃的同時,會不會在下一個轉角就看到一處有兩千年歷史的遺跡


第一天決定輕鬆一點,於是只去了萬神殿 (Pantheon) 和許願池 (Fountain of Trevi),這兩個剛好在同一個捷運站附近,說實在話,這次出門我真的沒有怎麼做功課 (光是煩惱在車上要帶什麼便當就夠了,哪有心思做功課XD)Pantheon這個字我還熟沒問題,但是聽到Fontana di Trevi 或是 Fountain of Trevi,我真的是一頭霧水到了極點,傻傻地就跟著人潮走去了


 萬神殿歷史悠久,但是他現在真正的名稱其實是聖母與殉道者教堂 (Santa Maria ad Martyres),之所以稱為萬神殿,是因為建造初期,當時羅馬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宗教,於是這個教堂更像是一個宗教會所,甚至鼓勵各種宗教的人通通都到萬神殿來禱告。萬神殿的圓頂非常驚人,是用類似混凝土的材質建造,整個圓頂不但巨大而且沒有用任何柱子來支撐,還是靠圓頂本身的架構撐起來的,真的很難想像兩千年前的人怎麼有辦法蓋出這樣一棟建築



萬神殿據說是屋大維的副手下令建造的,我查資料查了老半天在一大堆屋大維、奧古斯都等人名裡面頭昏眼花,滿腦子只有:這個名字我好像在歷史課本裡面看過,但是歪凹誰記得他是誰…… 結果,偉大的維基百科告訴我們:屋大維和奧古斯都是同一個人,哈雷路亞!


據說圓頂中間的天窗就像是上帝之眼,上帝正在盯著你看喔,不要做壞事喔



萬神殿實在太高太大,用小傻瓜相機根本無法把眼前看到的景象拍出來,只好再次偷吃步上網抓圖片……
來源:http://www.trekearth.com/gallery/Europe/Italy/Lazio/Rome/Roma/photo749755.htm



羅馬據說夏天溫度非常驚人,所以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噴泉,有的是直接飲水用的 (超方便,都不需要去買水啦啦啦),有的是純降溫,有的則是華麗得嚇死人。

許願池沒有兩千年歷史,是稍微近代一點的巴洛克風格,說到巴洛克就一定是那些精緻華麗到很發瘋的style,於是,許願池果然非常的發瘋,一看到就驚訝到想罵一聲靠 (而且我真的罵了,果然非常沒水準XD)


 許願池白天看起來非常發瘋,晚上看起來則非常浪漫,完全不愧是巴洛克發瘋噴泉。



在許願池當然要許個願,不過就在我站在水池旁邊時聽到了一則傳說,據說往許願池裡投硬幣,就會再次回到羅馬來



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歪凹,難道不應該是投硬幣後會願望成真嗎?something wrong~



不過維基百科給了更多傳說:『據說如果人們投擲兩枚錢幣在特萊維噴泉的話,將會遇到新的愛情故事;如果投擲三枚錢幣的話,則至少會結婚或離婚。』


不管怎樣,綜合這三個傳說,我都找不到投硬幣的動力,回到羅馬沒問題,但是我真的沒有想要新的戀情或是結婚or離婚 (這兩件事要同時發生需要一點技巧吧),於是我很俗氣摸了摸泉水後,就默默把零錢收起來去吃冰淇淋XD



最後再來一張我最近熱愛的:『手動拼拼樂全景模式』(小瑕疵就當作沒看到巴…)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古羅馬人 v.s. 現代人的娛樂



《羅馬假期》來源:http://melissanemitz.wordpress.com/tag/roman-holiday/


當一個稱職的無腦觀光客,就一定要在羅馬競技場外面排隊,阿湯說當年他可是排了整整兩個小時才進到裡面去,不過這次我們很幸運,有了神物『Roma Pass』輕鬆通關,不過背包客棧還有其他專業旅人的分享則是說Roma Pass愈來愈貴了,其實想要避開排隊人潮,上網預購或是打電話訂票都會更便宜方便

不過我就是無腦觀光客兼方向感天先紊亂異常症 (承認自己是路痴有這麼難嗎?),所以Roma Pass這種三天之內羅馬所有大眾運輸工具全部免費搭乘,外加前兩個拜訪的公立博物館物場免費,第三個開始不免費但有打折的神奇小卡片簡直就是天賜神物,非常需要供起來膜拜



羅馬競技場 (Colosseum) 是古代羅馬人的娛樂殿堂,一樣是個兩千年歷史的遺跡,更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大家對他的外型應該都不陌生,是圓形建築,從外觀來看有很多小窗戶,實際上根據考據,當時使用的時候,裡面有非常多可移動式的木造結構,可以依造game master的設計、皇帝的需求進行大規模的改造,甚至可以在上方架布料屋頂用來遮陽


裡面的白色階梯用的是希臘的大理石,因此直到兩千年後的今天依然光滑到走一走會不小心撲街,整個競技場的設計非常聰明,整體四層樓高,觀眾席佔了三層樓,每層樓有八十個出口,可以容納五萬名觀眾,那五萬人則分別從最近的出口出入,所以交通不打結, 365度觀賞無死角,不得不說古羅馬人真的非常smart!

比起競技場溫馨的的建築設計,這個地方的用途實際上非常地不溫馨阿!


競技場裡面人類可是很渺小的!


我本來只想當個拍拍照比個ya就走人的無腦觀光客,卻在一開始就遇見一個義大利老師,老先生和他老婆為人師表到可能有點職業病,看到我一臉白癡樣放空,就用他夾雜大量義大利文的英文開始跟我解釋整個競技場的結構,什麼大拱門是戰士們進場的,皇帝喜歡坐在那裡,方形的小門會有動物跑出來,真是太驚訝了,走著走著也能遇到免費在地嚮導,要知道guided tour可是要另外花錢的,果然是傻人有傻福

然後接著,阿湯又逼迫我看完了競技場裡面詳細的『競技場的一天行程』文字介紹,看得我全身雞皮疙瘩都站起來致敬

簡而言之,競技場的一天通常是這樣的:

上午,罪犯或是戰俘會在沒有任何護具,且手無寸鐵的情況下被放進場中央,徒手和猛獸 (獅子老虎黑熊一類)搏鬥,這個部分的看頭,也就是觀眾期待看到的畫面,就是那些人被猛獸活生生撕裂 (看完這一段介紹我腳都軟了)

中午會有雜技團或是魔術師、歌手等人上台表演,進行中場休息

下午則是專業的戰士 (gladiator) (就是羅素克洛演的神鬼戰士那一類的人)的搏鬥,有時是戰士和戰士對打,有時是戰士和野獸等等不一定,戰士分成三類,分別有不同的盔甲和武器,由皇帝或是game master決定今天上場的是哪一類型的戰士

如果是人和人的戰鬥,在輸贏決定後,贏家會向台上的皇帝或是觀眾詢問,由他們決定要不要當場殺死輸家

只能說,古代人的娛樂不是膽子大的人還真是享受不了 (而且暈血症的人怎麼辦) (煩惱很多)

這張是我用哎鳳+手機的閃光燈,反射自己手掌的顏色後拍出來的,競技場立刻變成很虛華的橘色,咩哈哈哈



除了這個最大的競技場以外,附近也有保存著非常大規模的遺跡,他們以前應該都是市集,所以除了看人被殺死或是人獸互砍外,暈血症的人應該可以選擇逛逛街買買東西,那些市集保存狀態沒有競技場那麼好,很多都只剩下一些石塊、半面牆或是幾根柱子,但是規模實在太過龐大,光是用看的也非常驚人



古羅馬人應該真的非常喜愛戰鬥,因為除了Colosseum,羅馬還保存另外一個競技場英文叫Circus Maximus,這個競技場是長形的建築,用來跑馬,或是讓馬車和馬車互相戰鬥或賽跑

白癡觀光客用傻瓜相機只拍得出這種照片

Circus Maximus有多長有大多廣,不用直升機根本拍不出來啊!

 
來源:
http://www.thehistoryblog.com/archives/540


更驚人的是,羅馬競技場除了可以在舞台上戰鬥,還曾經一度把地板拆掉,在裡面灌滿水,進行船隻和船隻的海戰

我的腦袋裡立刻出現畫面:羅素克洛穿著神鬼戰士的服裝站在船頭向對手大喊:『sparta! (果然非常會想像,簡直就是腦補神童)

現代人的娛樂就少了很多熱血的畫面 (這裡指的是字面上的意思,絕對不會有熱騰騰的人血噴在你身上,阿門),說到羅馬就一定要提到奧黛麗赫本的《羅馬假期》

為了向永遠的女神致敬,我還特地跑去西班牙廣場 (沒錯就是一個在義大利卻叫西班牙的廣場,建造它的人是法國大使,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瘋狂),並在著名的Spanish Steps上拍照

但是俗話說的好:畫虎不成反類犬,古人誠不欺吾XDD

右圖來源:http://www.clubfashionista.com/2012/12/roman-holiday-classic-we-never-forget.html
 只能說連貓模仿的都比較像......

來源:網路圖片
西班牙廣場就接著羅馬著名的精品街,義大利有名的牌子PradaFendiGucci都在這裡,現代人的娛樂就是這麼文明,我們不砍爆別人的頭,我們只刷爆別人的卡 (誰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