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德國相簿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消失的25歐

第一個申請研究所的心情讓我體悟到:申請研究所和高中基測&大學學測完全是兩碼子事

大概是因為高中基測其實我根本沒有壓力,因為阿母偷偷瞞著我申請了直升同學校的高中部(但其實我早就知道了),因此我雖然身為被看好可以考進第一女中的人選之一,但卻正是和第一女中say good-bye,不知道為什麼知道這個消息我還真是一點也不遺憾,可見我的名校迷思其實沒有想像中根深柢固。但因為直升這件事,讓我的高中基測變成一場拚未來獎學金的戰鬥

但其實,nothing to lose actually

如果問我在幾歲賺到人生第一個十萬,我大概最先會聯想到高中基測一考讓我賺到了三十萬的獎學金

大學學測也沒什麼太大的壓力。因為不知道哪來的自信,我一直覺的自己可以順利考進台灣最好的大學,雖然最後我這個native chinese speaker卻因為chinese 考太爛讓台大和我say good-bye。知道這個消息,我稍微停頓了兩秒鐘,立刻又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最後來到了現在這所,讓我一看就尬意在海邊的中山

一樣,我還是覺得nothing to lose

但不知道為什麼,申請研究所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

這種全新的壓力和已經持續了一個星期的腸胃病真的讓人感覺好無力。無力到今天在7-11,店員問我願不願意當今天愛心捐款款項計算的見證人,我根本沒有多思考的想:還是多做點善事好了

===========================================

今天突然接到通知要我繳交55歐元的報名費,期限莫名地在三天之後

本來想說55歐老娘還繳得起,沒想到繳55歐居然要收我25歐的手續費,真的是有種25歐在我面前石沉大海的感覺

雖然你可能會想:跨國本來就有手續費阿,銀行本來就是靠手續費賺錢的阿.....

但是一直以來,什麼手續費、行政費、保證金、deposit對我來說都是一種虛無飄渺的東西

===========================================

銀行行員為了怕客戶被詐欺,通常都會再匯款前禮貌性問一下這筆款項的目的,但是他一直聽不懂為什麼申請研究所在根本不知道上不上的了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先繳錢?

只能說這個問題問得真的是蠻好的,我也蠻想要知道的

另外,在他通知我要付25歐的手續費後,他問了我:「妹妹你苦笑是什麼意思?」

廢話,銀行小姐你有必要這麼抓馬(drama)嗎?,不苦笑我還可以怎麼辦!?

===========================================
消失的25歐後續發展 (5/3更新)

報名費+25歐手續費匯了之後
過了三天我又收到通知信
上面寫說他們的德國帳戶收到了我匯款金額比他們要求的55歐多了將近20歐
問我說有沒有要同時申請更多的系只是報名表還沒繳交
或是需不需要退款(但只能退到德國帳戶)

這樣說起來,銀行收了我25歐手續費實際上根本沒被扣多少錢
真正的手續費就只有5歐元!!!

導致我多匯了快要20歐的錢,到底跨國匯款是怎麼運作的阿
這件事真是愈來愈神秘了= =

還有,把錢還我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前進日耳曼(一)很突然

這幾天經過了不少風風雨雨後
讓我本來信誓旦旦畢業後要直接投入職場殺出一條血路的念頭
突然從喊殺喊打的變得很溫和

我決定投入另外一個戰場─international master programme!

其實也沒有什麼雄心壯志,不一定要MBA不一定要什麼全世界排名前五十
我真的只要有間學校可以念就好了!
(這真的是不良示範,小孩子還是對自己未來有志氣一點)

其實這件事的開端也是個烏龍正如我人生大部分的情況一樣
對我那個深信我會留在亞洲的媽媽,有天我突然對他投下一顆震撼彈說
「其實我覺得到德國去找個公司實習也不錯,你看我都學德文兩年了阿」

過了幾天,不知道吃錯什麼藥的媽媽突然打電話來問我
「ㄟ,你不是說要去德國念研究所,那你開始找學校了嗎?」

當下反應真是OMG,我什麼時候說要去德國念研究所。不過既然都開了這個念頭,仔細想想好像也沒什麼不好的。聽說德國不像美國那個功利主義─學校間的排名和競爭沒有那麼嚴重、聽說德國每間大學的教育品質都差不多有一定的保障、聽說德國是G8裡面目前還一直在進步的已開發國家、聽說德國菜很好吃......

總之,仔細想一想的確沒有什麼好不去德國念研究所的理由。唯一一個理由大概就是德國太冷、半夜肚子餓又沒有蚵子煎和四神湯(突然覺得愈想愈痛苦...)

總之,第一份名單就在我半推半就下逼湯瑪士先生花了十分鐘找了五間學校給老媽交差
接著,第二份辛德勒名單在我和德文老師提起後,他當晚興沖沖的寄一份長達30+頁的名單給我
再來,第三分名單和各學校申請所需要的資料、DEADLINE在我挑燈夜戰和隔天訂了一大早的鬧鐘起來再接再厲後,總算有點不明就裡的擬好了

不明就裡的原因有幾點
第一、對德國實在太不了解,邊在DAAD找資料還要邊用google map
第二、德國實在很愛國,好多網站都是德文,學了兩年德文果不期然不敵
第三、申請資料一大堆,看了頭昏眼花,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價值和過去這幾年到底在混什麼

之前看酪梨壽司形容美國MBA申請之路既漫長又壓力大,雖然我現在很羨慕有漫長的路可以準備,但我已經完全可以感受到那種壓力和無奈&慌張的感覺了

天啊,希望我這一步走的是對的阿! (導演請使用360度旋轉空拍鏡頭+無限ECHO)